10秒幫助您判斷有沒有需要繼續滑下去..
✔︎ 怎麼快速在 Google AI Studio 取得 Gemini API key 這把金鑰匙?
✔︎ Google Cloud 新用戶有送 $300 美元額度!?可以用在自家 AI 軟體應用上嗎?
✔︎ 該如何判斷是否需要刷信用卡/使用付費版本(建議需要!!)
✔︎ 一覽 2025 年 Gemini 各個模型(Flash, Pro)的費用和效能差異、比較
或您不想看文字,想5分鐘邊做事邊聽重點摘要嗎?
以下有兩人 Podcast 聊重點, 可打開音量從頭聽 😀
為什麼人人都要趁現在解鎖 Gemini LLM API Key 的超能力!
上週我們在「一把名為 LLM 的金鑰匙,啟動身為臺灣隊中您我,開始飛天鑽地的超能力」文中所提及,我們現在會覺得 ChatGPT 這樣的應用很驚豔,但真正的能量核心是底層的 LLM API。
它就像是各種 AI 能力的「建材」或「原物料」,透過 API,開發者和企業可以將這些強大的 AI 模型能力整合到自己的應用程式或工作流程中,而不僅僅是在單一聊天介面使用。拿到 API 金鑰,就像拿到這些「建材」的使用權,讓我們能在自己的世界裡真・飛天鑽地。
但這個不思議的能量取得不易?要花很多錢/人力?有很高的學習門檻?
答案是通通都不用,不只在每一間辦公室都垂手可得,甚至 Google Cloud 還為我們所有都準備好 $300 美元,讓我們有足足三個月的時間,先體驗到飽再說!
如何取得 Gemini LLM Key 後,進一步獲得價值 $300 美元的免費體驗抵用金!
首先如同上週也有稍微提到,現在我們若要取得 LLM Key 時,如 ChatGPT 就要去 OpenAI developer platform, 至於 Gemini 則是 Google AI Studio.
但因為我們今天主要是取得 Google Cloud 的300元抵用金,所以我們就只要先到 Google AI Studio 後,點擊右上角 Get API Key, 接著在下一頁點擊 “Create API key” Icon, 接著點一下搜尋框,應該就會跳出 Gemini API, 最後再點擊 “Create API key in existing project” 就可以得到這把金鑰匙嘍!
等等!這樣就可以用了?還有剛說好的 $300 美元呢?
針對剛接觸 Google Cloud 的新用戶,Google 提供了一個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與結束的免費資源:90 天內、價值 $300 美元的免費雲端服務抵用金。這筆錢可以用在 Google Cloud 平臺上的多種服務,而其中當然也包含了像 Gemini API 這樣的 LLM API 服務!
這對想開發或測試 Gemini API 應用的朋友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起點。幾點須知如下:
- 申請條件:必須是 Google Cloud 的新使用者,之前沒有註冊過免費試用。
- 有效期間:從你註冊並開通試用開始算起,總共 90 天,或者到你用完 $300 美元額度為止,以先到的為準。這個試用期無法暫停或延長。
- 費用說明:申請時需要提供信用卡或其他付款方式來驗證身份。但請放心,在試用期間,Google 不會自動從你的卡上扣款。只有當你主動啟用完整的付費帳戶後,才會開始使用你的付款方式計費(啟用付費帳戶後,如果 $300 額度還沒用完,會優先扣抵額度,額度用完後才開始實際收費)。
- 試用期結束:90 天期滿或 $300 用完時,試用結束。期間你建立的資源會被停止,不會自動收費。如果你想繼續使用,就需要升級到付費帳戶。
- 用量監控:你可以在 Google Cloud 控制台的「帳單帳戶總覽」頁面看到剩餘的抵用金和天數。
所以在剛剛已經申請到 Gemini LLM API Key 後,若要徹底釋放其威力,就可以在剛 Google AI Studio. 的 API Keys 頁面,點擊剛剛生成的 API Key 右側 “”Set up Billing” 後,就可選擇地區、輸入帳單資訊後就有三個月的免費額度了!
所以使用 Gemini LLM API Key 是否不一定非要輸入信用卡卡號?
確實目前就沒有輸入信用卡號也可以取得 Gemini LLM API Key 如下圖(而不像 OpenAI 只會生成一次就消失,google AI Studio 會持續存放在後台),只是結論是:
- 只在 Google AI Studio 申請免費層級的 API 金鑰,進行初步測試和開發: 通常不需要立即輸入信用卡號。
- 申請 Google Cloud 新用戶 $300 美元免費試用: 需要提供信用卡或其他付款方式進行身份驗證,但試用期內不會自動收費。
- 使用 Google Cloud Console (Vertex AI) 的 Gemini API,或 Google AI Studio 使用量超過免費層級,並希望升級付費時,才需要為 Google Cloud 專案啟用計費功能,這時候就必須提供信用卡等付款資訊。
若只是想摸索看看,先用 AI Studio 拿免費金鑰就夠了,不用急著綁卡。但若現在已經是要認真開發軟體、商用可能或已經準備跟我們(awoo 阿物科技)啟動內容生成、LLMO 專案時,就可以趁這個機會開通 $300 試用和啟用計費了(且真的不高,一天下來多半不到十元台幣)。
Gemini LLM API Key 免費方案 VS 付費方案:差異在哪?費用、效能怎麼看?
若您還在觀望、嘗試且也不是要做生意、商用或也還沒有跟我們 awoo 阿物科技一起並肩作戰,以下有一些 Google Gemini API 「免費和付費方案之差異,也希望對您有點參考價值嘍(只是時代日新月異,相關資料僅供參考,以官方當下公布為主)。
以下是兩種方案主要差異:
項目 (Feature) | 免費方案 (Free Tier) | 付費方案 (Paid Tier) |
---|---|---|
資格/啟用 | 位於適用國家/地區的使用者皆可使用。透過 Google AI Studio 取得 API 金鑰時,初期通常不需綁定信用卡。 | 需為 Google Cloud 專案啟用計費功能。通常需要綁定有效的信用卡或其他付款方式。 新客戶可獲得 90 天內 $300 美元的免費抵用金,可用於探索付費服務。 |
費用模式 | 免費。在免費額度限制內使用不產生費用。 | 即付即用 (Pay-as-you-go)。 費用根據實際用量(主要按符記數量)計費。 價格因模型、輸入/輸出類型和符記數量而異。 例如,Gemini 1.5 Flash 輸入約 $0.075/百萬符記,輸出約 $0.30/百萬符記 (提示 <128k 符記時)。 Gemini 1.5 Pro (001 模型) 輸入約 $3.50/百萬符記,輸出約 $10.50/百萬符記。 Google Cloud 抵免額可用於支付 Gemini API 使用量。 失敗 (400 或 500 錯誤) 的要求不計費,但仍計入配額。 |
使用額度/限制 | 有嚴格的速率限制 (Rate Limits) 和每日配額。 限制因模型而異,包含 RPM (每分鐘要求數)、RPD (每日要求數)、TPM (每分鐘符記數)、TPD (每日符記數)。 | 擁有更高的速率限制和配額。 |
模型可用性 | 僅提供基礎功能和部分模型。 不提供高階模型,例如 Gemini 1.5 Pro、Gemini 2.5 Pro Preview、Veo 2、Imagen 3 (透過 API)。實驗性和預先發布版模型的限制更為嚴格。 | 可完整存取所有模型,包括最高級模型 (例如 Gemini 1.5 Pro, Gemini 2.5 Pro Preview) 和特定多模態生成功能 (Imagen 3, Veo 2)。 |
資料使用 | 用於改進 Google 產品 (預設)。 使用 API 傳給模型的內容預設可能會用於改進 Google 的模型和產品。 | 不會用於改進 Google 產品。 資料依據「付費服務」條款處理。 啟用 Cloud Billing 後,可以在 AI Studio 中關閉「用於改善 Google 產品」選項。 |
額外功能 | 提供基本的文字生成、翻譯等功能。可透過 Google AI Studio 網頁介面試用更多功能,AI Studio 本身的使用是免費的,無論是否設定計費。 | 提供更多進階功能,例如:- 特定模型的思考功能 (Thinking)- 更大的上下文窗口支援 (高達 200 萬符記,取決於模型如 1.5 Pro)- 程式碼執行與除錯 (某些模型)- 圖像/影片生成 (Imagen 3, Veo 2)- 深度整合至 Google Workspace。 |
計費與管理 | 無需帳單管理。不可申請提高配額。 | 帳單由 Google Cloud Billing 系統處理。 可使用 Cloud Billing 工具追蹤支出、了解費用。 可以在 Google Cloud 控制台查看配額和系統限制。 達到條件後 可申請升級至更高層級 以提高頻率限制。 |
支援服務 | 主要透過社群支援。 | 包含帳單支援。 可升級支援方案以獲得技術支援。 Cloud Billing 支援服務可用。 |
總結額外補充:
- $300 免費試用金:這是一項針對新的 Google Cloud 使用者的一次性優惠,提供 $300 美元的抵用金,有效期 90 天。這筆抵用金 可用於支付 Gemini API 的付費使用費用,讓您可以在不立即花費實際資金的情況下測試更高額度或更強大的模型。試用期結束後,若未啟用付費帳戶,服務將停止且不會自動產生費用。
- AI Studio 網頁介面:請注意,無論您使用免費或付費 API 方案,Google AI Studio 網頁介面本身始終是免費使用 的。即使某些模型或功能無法透過 API 免費存取,您仍可能可以在 AI Studio 網頁介面中進行互動體驗。
串接用 Gemini API 模型總覽與(2025持續)更新
付費版本的 Google Gemini API 提供了多個模型版本,以滿足不同的開發需求、效能要求和成本考量。模型的可用性、費率限制和定價會因模型版本和使用層級(免費或付費)而異。
Gemini 2.5 系列
這是 Google 最新推出的高級模型系列。
- Gemini 2.5 Pro Preview:Google 最先進的多用途模型預覽版,擅長處理複雜推理和編碼任務。它支援高達 100 萬 token 的超長上下文窗口。在付費層級可用,免費層級通常無法使用。來源中提到了特定版本如
05-06
和06-05
。另有支援文字轉語音 (TTS) 的預覽版。實驗性版本03-25
在免費層級有特定限制。 - Gemini 2.5 Flash Preview:Google 首個混合推理模型預覽版,支援 100 萬 token 上下文窗口,具有「思考」功能。它針對速度和成本效益進行了優化,性能強勁。在免費和付費層級都可用。來源中提到了特定版本如
04-17
和05-20
。另有支援文字轉語音 (TTS) 和原生音訊對話 (Native Audio Dialog) 的預覽版。 - Gemini 2.5 Pro Deep Think:一個實驗性的推理模式,用於處理高度複雜的數學和編碼提示。
Gemini 2.0 系列
這是 Google 的主力模型系列,提供了性能和價格的平衡。
- Gemini 2.0 Flash:平衡的多模態模型,支援 100 萬 token 上下文窗口。在免費和付費層級都可用。另有支援圖像生成的預覽版。實驗性版本
2.0 Flash Experimental
在免費和付費層級都可用。 - Gemini 2.0 Flash-Lite:Google 最小、最具成本效益的模型,適合大規模使用場景。在免費和付費層級都可用。社群反映免費層級約限制為每分鐘 30 筆請求。
Gemini 1.5 系列
即使有更新的系列,1.5 系列仍提供了穩定的性能和不同的價格點。
- Gemini 1.5 Pro:智能的大規模模型,上下文窗口長度可達 200 萬 token (需付費)。在付費層級可用,免費層級通常無法使用,或僅提供有限上下文窗口的試用版本(例如免費試用的 1.5 Pro 提供 128K token)。
- Gemini 1.5 Flash:快速多模態模型,適用於各種重複性任務,上下文窗口為 100 萬 token。在免費和付費層級都可用。
- Gemini 1.5 Flash-8B:最小型模型,適用於需要較低智能度的場景,上下文窗口為 100 萬 token。在免費和付費層級都可用。
Gemini 1.0 系列
- Gemini 1.0 Pro:被描述為穩定萬用、CP 值高的入門首選,上下文記憶力為 32K tokens。
- Gemini 1.0 Ultra:被描述為最高階、處理高難度任務,但價格最高,上下文一樣 32K tokens。
其他相關 AI 功能
- Imagen 3:圖像生成模型。有專門的圖片生成價格。在付費層級可用,免費層級通常無法使用。根據來源,速率限制以 IPM (每分鐘圖片數) 計算。
- Veo 2:影片生成模型。有專門的影片生成價格。在付費層級可用,免費層級通常無法使用。根據來源,速率限制以 VPM (每分鐘影片數) 和 VPD (每日影片數) 計算。
- Gemma 系列:輕量級開放模型。包含 Gemma 3 和 Gemma 3n。在免費和付費層級都可用。
- Gemini Embedding Experimental:實驗性的 Embedding 模型。
- Live API:用於即時多模態互動,有專門的速率限制和並行工作階段數限制。
- Batch API:正在測試中的 API,用於批量處理請求,提供較低價格和較高速率限制。
- Gemini Nano:這是為行動裝置設計的小模型,跑在本地,不靠雲端,不經 API。
若需要客觀說明來判斷自家應用場景和需求,可以參考以下建議:
- 入門測試與學習:免費層級的 Gemini 2.0 Flash-Lite 或 Gemini 1.5 Flash 提供免費額度,適合小規模實驗和測試。
- 追求速度和成本效益:Gemini 1.5 Flash 或更新的 Gemini 2.0 Flash 系列。尤其是 1.5 Flash 和 1.5 Flash-8B 在付費方案下價格非常低。
- 需要較高智能和複雜處理:Gemini 1.5 Pro 或更強大的 Gemini 2.5 Pro。這些模型在推理、長上下文理解、多模態和函式呼叫方面表現更佳。
- 多模態應用:Flash 和 Pro 系列原生支援多模態輸入(文字、圖片、音訊、影片)。 Imagen 3 和 Veo 2 則是專門用於圖片和影片生成的模型。
- 即時互動:Live API 及其變體適用於即時語音互動等場景。
還請再三注意,模型的具體性能、價格和限制會不斷更新,若很在意變化,還是強烈建議事先查閱 Google AI 官方文件的頻率限制和定價頁面以獲取最新資訊。
國際間最溫柔的解鎖 LLM API 初體驗
全球目前開放 LLM API 的軟體工具如同過江之鯽,但 Google 硬是破天荒提供了一個非常友善且溫柔的入門途徑。我們可以:
- 先透過 Google AI Studio 免費拿到 API 金鑰,連信用卡都不用綁,直接開始小規模測試和開發。
- 如果你是 Google Cloud 新用戶,強烈建議開通 $300 美元免費試用。這筆錢可以用在 Gemini API 上,等於 Google 出錢讓你玩更大的專案 concept,而且不用擔心試用期結束會被自動收費。
- 當你的專案規模變大、流量變高,需要更高的配額、更穩定的效能,或者想使用像 2.5 Pro 這樣的高階模型且頻繁調用時,才需要考慮為 Google Cloud 專案啟用計費功能,正式進入付費方案。
若在探索階段,利用免費方案和 $300 試用額度已經非常夠用,可以幫助你充分了解 Gemini API 的能力與自己的想像力喔 ❤
最後一樣若有任何疑問,或想知道為什麼跟 awoo 阿物科技會需要 Gemini LLM API Key….
也可以直接與咖啡鄉鄉長:蔡先生加賴(畫面左下角 Icon)、或右下角AI小編(Powered by Gemini2.5 pro)模型即可開始展開對話!
串聯全臺、加賴最快:https://line.me/ti/p/8bgrVHyVXQ (建議用行動裝置點擊),或更多蔡先生的資源、相關資料連結請至:https://www.poncard.com/awooTsai
⚠️同時,也請品牌/業主們把握機會⚠️
最後,煩請留意:本部落格中所提任何內容/數據都不代表官方公佈、最新資訊,相關資料也可能因為與時俱進而有些落差。
故請多列利用LINE友連結直接與在下或商家聯繫會比較理想,在此也再次謝謝您的閱讀與理解(敬禮)
至於以下就是一開始提到,上週有關 LLM API 的詳細介紹
從驚艷到自我賦能,快用這把金鑰匙獲取AI惡魔果實!
① LLM API:打開AI超能力的金鑰匙,一把產品/服務賦能的啟動器!
② 不是 ChatGPT 厲害!搞懂LLM API,你也能拿到改變世界的「AI建材」
③ 解密LLM API:每天用的工具藏了什麼魔法?台灣隊的現在與未來
或您不想看文字,想5分鐘邊做事邊聽重點摘要嗎?
以下有兩人 Podcast 聊重點, 可打開音量從頭聽 😀
雖說今天才再次提到這個應用流程,但其實我們在去年已經提到怎麼把 LLM 與自家 LINE@ 串接了…
不是取代,是支援。這位「AI 小編」可能比創辦人更熟自家產品/服務
您們家的小編最近怎麼樣?還撐得住嗎?還能精準接到你這位品牌主的傳球嗎?
在這個 內容產出困難 + 人手不足 + 客服品質控管不易 的大缺工年代,還要要求小編懂 SEO、會行銷、會寫文案、懂產品、還能熬夜幫你回 LINE@?
這也是為什麼會有這篇文章—ChatGPT x LINE@ 沒有打算取代誰的AI小編,比老闆本人更對自家商品/服務如數家珍,這並不是要您裁員,而是想讓您知道:「現在可以考慮請一位比老闆本人還了解商品、24 小時不會累的 AI 小編」。
透過 ChatGPT、結合你品牌自己的內容資料(像 sitemap、product feed),再串上大家都習慣的 LINE@,你就可以訓練出一位能:
- 協助客服、回應 FAQ、提升品牌專業形象
- 自動生成產品介紹、內容文案、話題貼文
- 符合 SEO 邏輯又能講人話的全能數位夥伴
這不是取代誰,而是讓你在資訊爆炸與人力吃緊之間,有一個更穩定、更一致、更聽話的幫手。
或是已經取得這把金鑰匙,但不太知道怎麼跟 LLM 溝通嗎…?
LLM/AI結果都不盡人意嗎?您可能需要一款 ”提示詞產生器 Prompt Generation“!
全世界都在喊AI, 但若您一直都不覺得 LLM/AI 結果讓人滿意,希望與相信 “不夠簡單!?提示詞產生器 Prompt Generation 將可讓我們幾乎不用學習如何跟AI對話” 應該可以試著快速改善這個問題!
或是想要多瞭解不同 AI 工具各自強項嗎…?
搜尋用 Perplexity, 省時省力外,更重要的是掌握資訊的最大可能
在資訊爆炸到不思議、還不斷擴張的今天,到底還能怎麼快速取得可信、即時、深度的資訊?
因緣際會可用實際全面開箱 Perplexity Pro,深入研究各項實用功能且發現了 Perplexity 的「Spaces 與 Pages」功能可以如何顛覆團隊資訊協作模式,不止提升工作效率,更能有效掌握更多的資訊以做出正確的判斷..
或是想知道知道哪裡有訓練好的 GPTs 嗎…?
身邊所有人都在喊 AI,但您正為生計、銷售而焦頭爛額,根本沒時間學習嗎?
- 每天都忙的半死,哪有時間來學 AI 嗎
- 對 AI 有期待,但一打開就是英文介面+一堆不知道在幹嘛的輸入框
- 聽人家說 AI 可以自動化工作,但我們連資料都還沒整理好
其實您現在不用從 0 開始打造 AI,也不用會寫 Prompt,更不用背什麼技術名詞。
因為現在的 GPTs 商店,真的就像一座 通往 AI 的任意門:你可以先挑一位「別人已經幫你訓練好」的 GPT 幫手,再慢慢學著建立屬於你自己的 AI 智能分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