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Living Labb 生活域所,無數臺灣城市中的老屋若都能這樣被新生的話有多好

A


本篇文章重點關鍵字/標籤:
A Living Labb 生活域所封面圖片

說到能夠賦予建築新生命的 A Living Labb 生活域所..

因準備來訪 A Living Labb 生活域所才知道今年(2019)臺北有這麼一個 “老屋新生大獎” 。

A Living Labb 生活域所參加的老屋新生大獎活動

一開始是覺得頗有趣且有意義,但後來想一想廣義而言,哪一間咖啡館不是讓一個既有空間因裝潢、室內設計而被新生。

A Living Labb 生活域所參加的老屋新生大獎
↳今年(2019)活動主軸

故會認為能否符合 “老屋新生” 的最低要求應該有一個決定性差異是,能否在保留原有建築物的格局、獨有框架、地理環境特殊性之前提下,再談是否有賦予全新的靈魂與樣貌。

基於上述這個或許有些僭越的想法,再來看看今天的 A Living Labb 生活域所就十分滿足這些條件。

位於信義區一隅的 A Living Labb 生活域所不但保留了原本既有建築物骨架與環境位置特色,更將空間做更妥善的利用,再加上新裝潢、主題一致性與核心精神與風格打造,絕對是今年2019老屋新生大選的一枚代表作。

老屋新生大獎得獎名單
↳就算 A Living Labb 最後沒有得獎,但也不能壓抑 A Living Labb 在此地綻放的光芒

最後,在文章正式開始前,在此也先提供以下是當天在 A Living Labb 生活域所現場所聽到的歌曲,希望有助於想像現場的氛圍..

如何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前往 A Living Labb 生活域所

(此段文字介紹下方為建議步行路線截圖,而最下面則有實際 Google Maps 嵌入地圖.. )

而 A Living Labb 生活域所的地理位置也與過去幾間老屋新生代表有些不同,今天的 A Living Labb 座落於臺北東南方位置、六張犁捷運站附近。

所以若打算搭捷運過去,只要坐到六張犁站就可以參考下圖走過去。

或者,因為 A Living Labb 生活域所所在位置比較巧妙,所以若從靠北邊一點的世貿站出來後往南走也一樣很快就到了(約多3~5分鐘)。

坐捷運到 A Living Labb 生活域所

至於以下是從 Google Maps 上查詢,離 A Living Labb 生活域所最近的公車站牌:

坐公車到 A Living Labb 生活域所

如何騎乘摩托車前往 A Living Labb 生活域所

若打算騎摩托車去 A Living Labb 生活域所又不是當地人的話,會需要稍微注意一下。假設我們沿著基隆路靠北騎、騎過右手邊的喬治工商後沒多久就可以在嘉興街216巷右轉進去。

A Living Labb 生活域所就在這條巷子右轉進去
去 A Living Labb 生活域所需從這條路騎進去
前往A Living Labb 生活域所有些麻煩
前往 A Living Labb 生活域所有一點麻煩
A Living Labb 生活域所這個路口左轉

接著就是三次的轉彎(右左左)後,最後一次一左轉就有點驚訝地被101以及周遭特殊的環境與視野震攝到(真的有別有洞天的感覺,至於聽說右手邊工地是要蓋公宅)。

就快抵達 A Living Labb 生活域所了
A Living Labb 生活域所就在前方
A Living Labb 生活域所在101旁
A Living Labb 生活域所入口
A Living Labb 生活域所外觀

A Living Labb 生活域所所內全貌

一走進 A Living Labb 生活域所迎面而來的是一個有點像實驗劇場座位區的座位區規劃。

一進入 A Living Labb 生活域所看到的階梯式座位區
一進入 A Living Labb 生活域所看到的階梯式座位區
一進入 A Living Labb 生活域所看到的階梯式座位區

再者是 A Living Labb 生活域所主要是一個左右延伸的狹長狹長空間,左手邊有吧台與幾個座位。

一進入 A Living Labb 生活域所的左手邊座位區
一進入 A Living Labb 生活域所的左手邊座位區
一進入 A Living Labb 生活域所的左手邊座位區
一進入 A Living Labb 生活域所的左手邊座位區
一進入 A Living Labb 生活域所的左手邊座位區
A Living Labb 生活域所內一覽

而右手邊則主要就是另一邊的座位區。

一進入 A Living Labb 生活域所的正面、右手邊座位區
一進入 A Living Labb 生活域所的右手邊座位區
一進入 A Living Labb 生活域所的右手邊座位區
一進入 A Living Labb 生活域所的右手邊座位區
一進入 A Living Labb 生活域所的右手邊座位區與窗外風景

不過從這這邊可以通往 A Living Labb 生活域所的一個頗知名且時常出現在 Instagram 的半戶外座位區,而此區還有一個很厲害的主題風格牆。

A Living Labb 生活域所半戶外座位區
A Living Labb 生活域所半戶外座位區
A Living Labb 生活域所半戶外座位區
A Living Labb 生活域所半戶外座位區
A Living Labb 生活域所半戶外座位區
A Living Labb 生活域所半戶外座位區與門口

A Living Labb 生活域所餐點選擇

在 A Living Labb 生活域所主要就是一般義式咖啡、單品咖啡、軟性飲料與一些輕食以及 A Living Labb 生活域所粉絲頁發布的最新商品資訊。

A Living Labb 生活域所招牌餐盒
A Living Labb 生活域所 MENU
A Living Labb 生活域所的私房蛋糕
A Living Labb 生活域所黑豆水與純水
A Living Labb 生活域所的冰飲

在今天信義區唯一支持的 A Living Labb 生活域所文字體驗之後..

最後,讓我們呼應前言對於 “老屋新生咖啡館” 的定義,趁著這次難得的機會來看看咖啡鄉過去曾造訪過哪些與 A Living Labb 生活域所類似的 “新生代表” :

大安區:

貳房苑 Livingreen, 一個好地點加上一個好團隊就會超越平方級經營粽效
2730 café 貳柒參零咖啡。內含超過 27×30 倍的經營心思與正面能量

萬華區:

明日咖啡 MOT CAFÉ x 新富町文化市場 U-mkt – 好多好多人與時代的精神、回憶都被保存下來了
萬華林宅、星巴克艋舺門市,重新感受、認識老臺北的一杯咖啡

大同區:

保安捌肆 Boan 84, 累積了一百年的悲歡離合與喜怒哀樂
幻猻家珈琲。棲息的是那內心兇猛、但一舉一動都超級討喜的療癒系生物
蜂巢 Bee House Garden Café – 相對實惠且垂手可得的飯店級體驗

中正區:

棲仙陳設/選物所:『食物只要從紙盒或塑膠袋拿出來、放在餐盤上就會變好吃!!』
NUKI Coffee, 臺灣限定且專屬咖啡館、美食體驗與回憶大爆炸

士林區:

在 LILI KOKO Coffee 中看這社子島、也看到臺北的另一個面貌
榕 Ron Café+Bar, 美酒加咖啡.. 但往往無法讓人就只喝那麼一杯

中山區:

WUTZ 屋子,不變空間卻有不停增加的心思、熱情與回憶

且從上述也可以發現,過去這樣形態的咖啡館代表多半都位於臺北西區,今天的 A Living Labb 生活域所倒是帶給老屋荒的信義區以及當地居民一個全新選擇喔!!

A Living Labb 生活域所位於老屋荒的信義區

A Living Labb 生活域所 facebook
A Living Labb 生活域所 聯絡電話 +886 2 2732 9908
A Living Labb 生活域所 營業時間 8:00-18:00
(不過有關營業時間,建議還是請以官方公布或出發前打個電話確認一下,會比較萬無一失喔~)
A Living Labb 生活域所 Email Address nfo@alivinglabb.com
A Living Labb 生活域所地址 台北市信義區信安街56號

⬇️


有關咖啡鄉第一位鄉民

蔡先生

是一名熱愛臺灣、尤其是高雄在地中小企業業者以及臺北眾多獨立咖啡館的中年偏執狂。

希望在咖啡鄉中大力推廣一些專業、溫暖、用心又美好的一切!!

若對文章中所提高雄廠商、品牌與服務有任何疑問、合作機會或廠商聯繫需求,歡迎請直接與我加賴:https://line.me/ti/p/t8fabj-FaB (建議用行動裝置複製與貼上網址列)

Email Address: ada@awoo.ai / Line ID: 539406

蔡先生

是一名熱愛臺灣、尤其是高雄在地中小企業業者以及臺北眾多獨立咖啡館的中年偏執狂。

希望在咖啡鄉中大力推廣一些專業、溫暖、用心又美好的一切!!

若對文章中所提高雄廠商、品牌與服務有任何疑問、合作機會或廠商聯繫需求,歡迎請直接與我加賴:https://line.me/ti/p/t8fabj-FaB (建議用行動裝置複製與貼上網址列)

Email Address: ada@awoo.ai / Line ID: 539406

夫人人生 furen.life

全國最溫暖、專業的皮紋檢測諮詢選擇

咖啡鄉中不同主題咖啡鄉

各種專業/美好元素